昆明起义时卢汉私放国军大员,事后毛主席却评价:你是黄花晚节香

彩神iv苹果版

  • 首页
  • 彩神iv苹果版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彩神iv苹果版 > 新闻动态 > 昆明起义时卢汉私放国军大员,事后毛主席却评价:你是黄花晚节香
    昆明起义时卢汉私放国军大员,事后毛主席却评价:你是黄花晚节香
    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9:19    点击次数:66

    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按钮,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,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~

    文|避寒

    编辑|避寒

    文|避寒

    编辑|避寒

    1949年12月9日夜,昆明。一个决定中国西南命运的夜晚,卢汉私自放走了国民党高官张群。

    这个举动差点毁掉中共用张群换回张学良的计划。可毛主席事后的评价却是:你是黄花晚节香。为什么?

    展开剩余91%

    "九九整肃"中的生死较量

    1949年9月9日,云南。

    蒋介石下了一道密令。

    这道密令直接送到了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手里,内容只有一句话,在云南搞一次大清洗,断掉卢汉的后路。

    毛人凤心领神会,他知道老蒋的意思。要么让卢汉彻底倒向国民党,要么让他永远失去投共的可能。

    400多人被抓,200人上了处决名单。

    这就是震惊云南的"九九整肃"。

    卢汉拿到这份处决名单的时候,手在发抖。

    200个名字,200条人命,每一个名字后面都是一个家庭,都是云南的知识分子和进步人士。

    沈醉就站在旁边,冷冷地看着卢汉,这个军统"三剑客"之首,早就看出了卢汉的心思。从1948年他来云南担任保密局站长开始,他的任务就是盯住卢汉,防止他投共。

    "卢主席,这是毛局长亲自交代的。"沈醉的声音很平静,"老总统说了,云南的稳定靠您了。"

    卢汉放下名单,看向窗外,昆明的天空还是那么蓝,可他知道,暴风雨就要来了。

    "杀的人数太多,罪证不足,草率处理,难以服人。"卢汉的回答很简单。

    沈醉愣了一下,他没想到卢汉会直接拒绝。

   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。一边是蒋介石的威逼利诱,一边是自己的良心和云南百姓的生死,卢汉必须做出选择。

    他选择了拖延。

    找借口,开会审,一拖再拖,200人的名单变成了120人,120人又变成了40人。

    毛人凤急了,他飞到昆明,亲自督办这件事。

    "卢永衡,你到底想干什么?"毛人凤直呼其名,"老总统对你够信任了,你别不识抬举。"

    卢汉依然不松口,他心里清楚,一旦签了这个字,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。

    暗中布局——与沈醉的博弈智慧

    沈醉不是一般人。

    他能在军统混到"三剑客"之首,靠的不仅是狠辣,更是敏锐的洞察力。

    早在1949年初,沈醉就发现了卢汉的异常。

    那天夜里,两卡车的弹药和粮食从昆明出发,目的地是路南县。司机是两个日本人,叫记昌纪和孙嘎林。这个细节很重要,因为卢汉为了保密,专门用了外国司机。

    沈醉的眼线很快就把消息报了上来。

    "卢汉在给滇桂黔边纵送物资。"沈醉立刻给毛人凤发了电报。

    毛人凤的回电很简单:"继续监视,收集证据。"

    沈醉开始布局。

    他派了两个手下,伪装成中共地下党员,去试探卢汉。

    结果卢汉不仅热情接待,还主动询问需要什么帮助。

    这下沈醉彻底确定了,卢汉真的要反水。

    "赶快让李弥替换卢汉,他已经靠不住了。"沈醉在给保密局的报告中这样写道。

    可就在这时,香港传来消息,龙云公开宣布起义,支持中共。

    形势突然变得复杂起来。

    龙云是卢汉的表哥,也是前任"云南王",他的表态等于是在逼卢汉做出选择。

    蒋介石坐不住了,他从台湾飞到重庆,连发几封电报,要求卢汉立刻赴渝述职。

    卢汉称病不去。

    这场猫鼠游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。

    沈醉收到了新的指令:"如果卢汉不配合,随时准备干掉他。"

    关键时刻——起义的惊心时分

    1949年12月9日,下午5点。

    昆明巫家坝机场,三架专机先后降落。

    张群来了,第八军军长李弥来了,第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也来了。

    他们不知道,这是卢汉为他们准备的"鸿门宴"。

    卢汉亲自到机场迎接张群,两人握手寝言笑,看起来一切正常。

    "张长官辛苦了,公馆已经准备好了。"卢汉的语气很自然。

    张群住进了卢汉的新公馆,其他人被安排在不同的地方。

    晚上7点,卢汉在家里宴请美、英、法三国领事。汽车络绎不绝,灯火通明,看起来就是一场普通的外交宴会。

    沈醉在暗中观察,没有发现异常。

    可他不知道,这正是卢汉的高明之处。

    晚上9点,紧急会议开始。

    地点在卢汉公馆的会议室,参加会议的有李弥、余程万、沈醉等七个人。

    他们以为是商讨军务,实际上是来签投降书的。

    绥署警卫营营长龙云青早就埋伏在外面,一声令下,十几个警卫冲进会议室。

    "各位,请配合。"龙云青的声音很平静,手里的枪却已经举起来了。

    李弥愣了:"卢汉,你这是什么意思?"

    "云南起义了。"卢汉从外面走进来,语气坚定。

    沈醉这时才明白过来,他给毛人凤发的最后一封电报写着:"时局已发展到无法挽回之势,我当尽力而为之,如不成功,只能来生再见。"

    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。

    "请各位在起义声明上签字。"卢汉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文件。

    在枪口威逼下,所有人都签了字,包括沈醉。

    晚上10点,卢汉驱车上五华山,正式宣布云南起义。

    五华山了望台上,五星红旗第一次在云南升起。

    人情与大义——私放张群的复杂抉择

    起义成功了,可卢汉面临着一个更大的考验。

    如何处置这些国民党高官?

    李弥、余程万、沈醉都在起义声明上签了字,算是"起义人员",可张群不一样,他死活不肯签字。

    "卢汉,你我相识多年,你真要这样对我?"张群的声音有些哽咽。

    卢汉沉默了很久。

    这个决定很难做,按理说,张群是国民党的重要人物,留住他对中共很有价值,可卢汉想到的是另外一些东西。

    想到了多年的袍泽之谊;想到了在重庆时张群对他的保护;想到了传统道德中的"义"字。

    "张长官,大势已去,公情私谊,唯有送公赴港,无以报德。"

    12月11日,张群登上飞机,离开昆明,飞往香港。

    消息传到北京,中共高层一片哗然。

    周恩来正在和毛主席吃晚饭,听到张群被扣的消息,毛主席高兴地说:"张群如愿和我们一道工作,我们应当好好安排他。如果他不愿留下,便拿他去向蒋介石换张学良,蒋一定会同意的。"

    第二天,卢汉放走张群的消息传来了。

    毛主席沉默了很久,最后只说了一句话:"卢汉这个人,重感情。"

    1950年,周恩来对千家驹说:"卢汉未与我们商量,便把张群放了,如果不放的话,我们可以当作筹码与张学良交换。"

    这句话的分量很重,因为张学良的问题,一直是中共领导人心中的痛。

    可毛主席对卢汉的最终评价却是:"你在云南起义,为人民立了大功,你抗了日,又起了义,晚年能这样就不错了,你就是黄花晚节香。"

    黄花晚节香。

    这五个字,既是对卢汉一生的总结,也是对他最终选择的肯定。

    抗日战争中,卢汉率领第六十军参加台儿庄战役,全军38242人,牺牲13869人,那是真正的浴血奋战。

    1949年,面对国民党的败局,他选择了起义,选择了人民,选择了光明。

    至于私放张群这件事,也许正是卢汉身上最珍贵的品质,在大是大非面前,他选择了人民;在个人感情面前,他选择了仁义。

   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卢汉,不完美,有缺陷,可正是这种真实,让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。

    发布于:福建省

    上一篇:陈若琳教练生涯大爆料,霍启山绯闻引热议,闺蜜情坚如磐石_体坛_女神_人生
    下一篇:没有了